依据目前情况预测,我国石油的供需矛盾将会愈来愈大,到2010年,对外油的依赖度将达50%左右。而油价跌宕起伏,变化很大。对外油依赖愈多,风险愈大。国外大公司的原油自给率,相对较高,如BP-阿莫科公司的原油自给率达70%,雪佛龙公司则达80%,抗风险能力自然相对较大。
3、持续盈利能力差。
盈利能力,是许多因素诸如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管理水平、营销能力等的综合体现,最能说明企业竞争力的大小。从2000年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数字计算出几个大公司的资产利润率(见表1)。
表1
2000年五家石油公司用于上游的资产利润率%
公司名称 勘探开发占用资产利润率
中国石化 1.11
埃克森-美孚 11.89
英荷壳牌 10.38
BP公司 8.25
道达尔-菲纳 7.74
资料来源:《石油综合信息》总第177期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由表1数字可以看出,中石化公司的资产利润率只有国外大公司的1/8~1/10,相差甚大。
4、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我国的科研开发工作,目前还是以跟踪、模仿为主,因此原始创新的成果不多。拥有专利的多少,大致可以反映出创新能力的强弱。在我国已授权的石油化工专利中,国外公司已占50%以上,特别在有机化工类中已超过80%。相反,我们到国外申请的专利,寥若晨星。长此以往,我们可能会面临两种局面:一是需付高价才能买到新技术,增加了生产成本;二是尖端技术,高新产品会受到技术封锁,出了高价也无法买到。
5、国际贸易经验不足,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变化缺乏预见性。
长期以来,我国石油石化的生产和营销,基本上是封闭式运行的,没有融入国际贸易的大环境。今后我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将会越来越大,国际油价的跌宕起伏,将对我国石油、石化企业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对国际石油市场变化的预见性,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这种预见性,要基于对国际贸易的长期实践和经验数据的积累。近年来的事实已经证明,没有丰富的国际贸易经验,往往易吃大亏,存在较大风险。
6、管理体制落后,效率低,不适应市场经济。
我国的石油、石化企业,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再迈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比过去更多、更复杂。迫切需要用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来管理企业。尽管我们已经进行了许多改革,但从战略决策的科学和及时、信息的快速反馈和充分利用,创新环境和创新条件的形成、组织机构的扁平化,人才的有效使用等多方面来审视,我们与国外大公司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对此必须有清醒和足够的认识。
三、 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石油企业就开始探索国际化经营的路子,“国际化战略”作为石油企业的三大经营战略提出并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是我国最早“走出去”的石油企业之一。1993年以来,中石油在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等国家拥有多个油气合作项目。中石油正在执行的44个海外石油投资项目,分布于世界4大洲18个国家,基本上形成了4个海外油气生产基地,即北非地区、中亚地区、南美地区和亚澳地区。业务范围包括油气勘探开发、生产销售、炼油化工及成品油销售等领域。根据统计显示,中石油海外原油作业产量达2548万吨,获得权益原油产量1304万吨。从1998年至2003年,海外原油作业产量增加了6.78倍,权益产量增加了5.11倍。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