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为指导,阐述了或有事项的涵义、特征及会计处理的一般原则,结合我国企业或有事项运用的现状,特别是通过对四川长虹或有事项处理的分析,论证了或有事项正确的确认、计量与披露方法。指出了或有事项会计准则存在的不足及运用该准则应注意的一些具体问题。表明我国应充分借鉴国外会计准则的成功经验,在兼顾我国会计环境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使企业信息披露更真实、公允。
【关键词】:或有事项、或有负债、或有资产、不确定性、披露
【正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所面临的诸如未决诉讼、未决仲裁、票据贴现、债务担保等“或有事项”越来越多,或有事项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财务会计工作中如何正确处理或有事项,合理地披露或有事项越来越受到广大投资者和管理层的重视,并日益成为会计界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以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为指导,就或有事项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或有事项的涵义、特征及会计处理的一般原则
或有事项,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常见的或有事项有:商业票据背书转让或贴现、未决诉讼、未决仲裁、产品质量保证(含产品安全保证)等。
(一)相关术语的定义
1、负债,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资产,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3、或有负债,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
4、或有资产,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资产,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二)或有事项的特征
1、客观性。或有事项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是资产负债表日的一种客观存在。或有事项对企业是产生有利影响还是不利影响,或虽已知是有利影响或不利影响,但影响有多大,只能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来证实,现在尚不能肯定。 论或有事项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