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包括养老,事业,医疗,生育等多个方面,其中通过养老金解决农民工养老问题是最重要的一环,试想连基本的养老生存都成问题,医疗等其它方面就更成问题了,所以,农民工养老金制度是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基础的环节。
1.社会意义。农民工养老制度现状是社会不稳定的隐患 , 农民工绝大多数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时刻还面临失业的压力,所以在陷入生活困境时容易铤而走险,产生社会不安定因素。同时也是合理解决城市化进程所必须面对的。
2.政治意义。解决农名工养老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现代社会的保障体系在覆盖城市居民同时要为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民工提供应有的保障。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是政府着眼长远的要求。
3.经济意义。处理好农民工养老问题,为其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有助于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有助于建立一个不分所有制、不分用工形式、涵盖所有劳动者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对拉动经济内需和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有利于企业发展与长期利益最大化。
二、 前我国农民工养老金保障制度及在部分地区实施的情况
(一)老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及基本养老保险金
1. 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所谓养老保险(或养老保险制度)就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这一概念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1)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2)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3)养老保险是以社会保险为手段来达到保障的目的。
2.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的养老保险由三个部分(或层次)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部分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现已改为企业年金制度),第三部分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亦称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它是按国家统一政策规定强制实施的为保障广大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如上所述,我国90年代之前,企业职工实行的是单一的养老保险制度。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
3.基本养老金 在我国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基本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