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国要进行全国社保信息连网,建立一个较为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要有针对农民工等流动性人口管理及监督的程序,具体应以以身份证信息为中心,让所有农民工人手一张社保卡,此社保卡与身份证信息关联与暂住证信息关联,农民工外出打工,首先在办理暂住证的时候登记身份证等基本信息,同时发放社保卡,以后农民工打工时无论是更换工作还是跨地域流动,必须登记此卡信息,用工单位需将养老金的个人账户部分存入此卡,通过此卡的唯一性,农民工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或其它如电话等便捷方式查看卡内的资金,如果企业不为就业的农民工登记社保卡信息或缴纳养老保险,则属于非法用工。企业在接受农民工用工时也可以直接为其申请。(也就是同时国家要有相应的立法约束用工企业的行为)农民工的养老金就存在卡内,缴费情况一目了然。承诺农民工此笔现金专款专用,到了退休年龄将其应享的权宜延续计算发放,这样才能调动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同时也防止次笔钱被挪用。这就可以比较好的解决农民工跨区转移难登记问题。其次在农民工在转移过程中,要确认养老金的权益,落实转移基金,解决好调入地的基金支付压力,不能只转移农民工个人账户部分,还要转移视同缴费年限权益部分,甚至还应该转移单位统筹基金的少部分,这样可以减轻调入地的基金支付压力。具体我认为农民工在跨省转移工作时,新地区在录用时,登记农民工的社保卡时,可以将社保卡内个人账户的基金转到当地的同时,将企业帐户的基金一同转出,也就是说新信息系统,要有和社保基金的账户的对接程序,所有账户信息都可以在社保卡内查询。农民工只要凭社保卡工作,所有问题都由相应制度落实和信息系统查询。
(2)针对部分农民工的返乡不在打工,可以一次性结清发还个人账户储存款,终止社会保险关系。间歇打工,依据其累计工作时间的长短,看是否能否参与社会统筹养老保险。时间短的也将一次性发放养老保险金。建议期限为5年。
(3)企业按等级缴费建立社会统筹账户,采用现收现付方式支付给老年民工。
国家养老保险机构将所有企业缴纳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基金汇合统筹,从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保险金,平均注入当前本地区的每一按时缴费的农民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也就是设保卡),不妨称个人账户中的这部分基金为基本养老保险金。另一部分基金采用先收现付的支付方式,平均打人当前已经领取养老保险金的农民工的统筹账户。两部分基金的比例由地方立法机关根据老年农民工的社会生活保障需求而定。
(四)建立一个社会救助机构
农民工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唯权意识较差,应该建立一个社会救助机构,帮助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可以随时咨询到相关的社会保险政策,办理手续并为其提供一站式放心服务。以便农民工进行唯权,了解相关的法律政策。这个机构还可以接受农民工的投诉。这个机构可以在大城市设立,其它地区可以通过全国统一免费电话咨询。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强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意识,了解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
(五)放宽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缴纳的硬性规定。
上述在论述各地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时候,实际存在的问题是两种社会保险的支付方式不同,北京和上海参加综合保险的外来从业人员,将会一次性给给付养老保险金。其实这样的保险已经不保险了,城市职工养老保险金是退休后按月支付的,每个月都会有稳定的收入保障。国家政策规定:职工累计缴费15年才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而现实是,农民工要跨越“累计缴费15年”这道门槛却绝非易事。所以地方政府也只是一次性发放养老金给农民工了事。我认为此规定必须进行修改,应该按照收入水平划分,累计年限可以有不同,累计年限少将来每月领取的养老保险金也就少,但是不能一次性发放,这样就失去了,养老保险的意义。其次我认为应该不应该将农民工缴费的情况一刀切,也就是目前的按统一的缴费比率缴纳,因为农民工普遍收入水平低,统一的收费比例适应当地居民工资水平还可以,但是农民工的工资水平维持生活都很困难,更没有办法缴纳保险了,所以划分农民工收入级别按收入水平的不同级别制定相应的费率,强制企业对照级别标准及时缴纳。
(六)建立对农民工养老金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管部门
其实有时立法难,执法更难,如果没有相应的全国统一监管部门,很可能有些地方政府受利益驱动,使立法留于形式,所以我认为必须建立全国统一领导,垂直管理的监管部门。
五、总结
农民工养老问题是严峻的社会问题,也是我国在是关系到我国社会能否发展进步,我国能否真正实现小康社会所必须面对的。目前中国相应的法规制度不健全,农民工大多数任处在社会养老保障体制之外,在面临年老丧失体力时只能回到农村去。全国各地没有一个建立公平有效解决农民工养老问题的具体可实施方案,主要是没有相应的专门的较为健全的立法和制度。呼吁中国尽快建立起关于此方面的政策制度,让我们的社会真正做到保护弱势群体,实现老有所养的最终目标,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 潘诚 《他们靠什么来养老》 中国社会学网
2. 傅崇兰,陈光庭,董黎明等著﹒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 王文韬,韩敬山,姜微,江毅﹒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调查﹒半月谈,2004(7)
4. 记者杨金志 肖春飞新华网上海2月5日
5. 郑杭生,李路路﹒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 冯秀乾《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调查》2005
7. 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第10期。2002
浅谈中国农民工养老金制度现状及对策(六)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