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健全低保困难人群养老的规章制度
国家没有出台低保困难人群养老方面的规章制度,这就使得低保困难人群的养老没有法律的依据,缺乏制度的保障。低保困难人群缺乏经济来源,只能依靠政府和社会的救助才能生活下去,政府应当为其建立公平、公正、合理、完善的保障体系。为此应出台低保困难人群养老的相关法律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规范救助工作,做实低保困难人群养老保障工作;用以规范低保困难人群养老的程序和内容,对管理低保困难人群养老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权力的监督和约束,使得低保困难人群养老的工作更加有序、顺利展开,保障低保困难人群的老年生活。
2.加强基层队伍建设
当前低保困难人群养老工作普遍存在着低保管理人员不足、不专业的情况。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低保制度需要不断完善,在这过程中,低保困难人群的规模不断扩大,使得管理低保困难人群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逐渐升级,这就对负责困难人群养老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倡导的是服务型政府,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要全心全意。所以为了进一步提升低保困难人群养老的生活幸福感,政府不仅应从低保困难人群本身入手,还应该从负责低保困难人群养老服务的低保专业人员等基层队伍考虑,加大基层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对低保困难人群养老的从业人员定期开展培训,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从而来提高低保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更好地为低保困难人群提供更全面、更综合、更专业的养老服务。
3.加强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要重视低保困难人群养老工作的相关宣传以及信息公开,通过对低保等级申请标准、低保名单审核、低保不同等级补贴发放、中央财政拨款及资金用途流向等来进行公示,增加低保困难人群养老工作的透明度,逐步提高社会各方对低保养老工作的认可和支持,营造轻松和谐的社会舆论环境,降低低保困难人群养老工作的群众阻力。各级政府也应该加强监督力度,重点关注低保申请过程的监督,对低保专干执行工作过程中的监督以及低保困难人群的养老专项资金的监督。可以通过不定期的组织活动对低保进行宣传,让居民们及时了解低保户享受的相关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对低保户的重要性,激发人民群众去主动积极的监督这些政策的实施。
三、结束语
我国低保制度在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在低保困难人群养老的方面仍然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资金补贴、社会服务、救济责任、管理建设等几个方面。增加补贴的额度,增加社会服务的供给,明确低保困难人群养老的救济责任,尽量满足困难群众的多种需求并提高工作管理水平,会使得低保困难人群的养老工作越来越完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低保困难人群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低保困难人群养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但是在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努力下,我们可以相信,低保困难人群养老的问题会得到有效解决。
关于低保困难人群养老问题的思考(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