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低保困难人群养老问题的思考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21世纪以来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养老问题逐渐突出,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虽然我国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应对,但在低保困难人群这一群体的养老过程中,依然存在着问题。低保困难家庭月平均收入远远低于市低保标准,所能享受的养老资源不足,而且生活窘迫、身体状况较差、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缺乏精神慰藉。需要依靠政府或社会救济来维持基本生活需要,但在低保困难人群养老的实际过程中,对低保困难人群的养老的补贴过低,社会提供的服务不足,救济责任不明确,且低保困难人群养老的管理工作水平不高,因此面临的养老问题更是严峻。如何让低保困难人群过上一个有质量、有尊严的老年生活,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要加大低保困难人群的补贴力度,丰富救助的内容,明确低保困难人群养老的救济责任,提高低保困难人群养老工作管理水平,让他们老有所依,无后顾之忧。
一、低保困难人群养老问题的原因
1、低保补贴过低
低保困难人群基本上都是依靠政府救济,没有经济来源,而他们除了衣食住基本的生活消费外,还有医疗保健、娱乐等方面的需求,而除了最低生活消费外,对于目前的低保家庭来说,很难满足其他需要。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满足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按照研究社会救助的学者们的建议,城市低保保障标准应当占到当地居民平均收入的30%-40%。虽然我国低保标准按照每年自然增长的趋势逐渐提高,但目前我国城市低保标准仍然是比较低的。
2、社会服务不足
(1)政府投入不足
关于低保困难人群养老问题的思考(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