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幼儿比较喜欢区域材料的时候,就会自主探究活动,并不断深入了解。但是,孩子们在智力发展和经验积累的同时,原来的区域材料已经没有办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更换新的材料。到底应该怎样变换区域材料?一般多久需要更换一次?时间过长和过短都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如果时间过短,幼儿还没有充分了解区域材料,更没有在区域中尽兴,就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如果时间过长,会使幼儿产生一种疲倦感,认对区域完全没有什么兴趣,就不再继续全身心投入。而且,每一种区域材料的使用性都会有一个极限的,如果长期不更换就会导致破损而影响正常区域活动。因此,区域材料的更新需要灵活控制,而且需要根据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把握,没有明确一致的规定。所以,更换区域材料的时候,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基于班内的实际情况与区域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控制好灵活性,从而使得区域材料更好地运用到幼儿区域中,发挥教育功能。
(五)投放材料需要与幼儿交流
在材料满足幼儿需求的情况下,他们才会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也更愿意运用材料,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相反,如果幼儿不喜欢区域材料的话,就不喜欢参与到区域活动中,或者被动地接受区域,最后也没有办法收到区域所要达到的效果。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区域活动之前,需要和幼儿进行交流沟通,掌握他们喜欢的区域内容、区域方式和区域角色等,考虑孩子内心的感受,确定出他们喜欢的投放材料。
(六)投放材料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切入点
一般情况下,幼儿会在区域中不自觉地身心投入,会产生一系列小想法和小主意,都是瞬间消失的。这种情况下,作为区域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就需要善于观察,进行积极引导,使学生转瞬即逝的小想法和小创意都成为一次创新,也成为了区域的新主题。当孩子们的想法成为了区域的主题,孩子们更愿意全身心投入,教师可以进行灵活指导,引导孩子们一步步探究活动,在考虑到幼儿年龄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教育理论知识来指导孩子,使得孩子更好地融入到区域中。
六、结语
有专家指出,作为幼儿教育过程中一个基本活动,区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区域材料成为进行区域的载体,能够很好地促进区域顺利完成。孩子们在区域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区域材料成为了一个极好的教材,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区域活动中。幼儿园离不开区域,而区域又需要区域材料来增强效果,如果没有区域材料,区域就没有办法很好地展开。区域材料不但能够增强区域的内容与形式,而且还能够激发幼儿区域的积极性,增强孩子们的联想能力和创造能力。那么,就可以了解到,区域材料的合理选择与投放直接影响到区域质量的水平。区域材料的投放更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创造性、想象性、沟通性和动手性。当然,在进行幼儿区域活动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巧都会在区域环节中体现,更会在区域材料的使用和选择中体现,也要求了教师拥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判断理念。在选择和运用区域材料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丰富合适的材料,把幼儿和周围的一切事物联系起来。因此,也要求教师的区域活动设计选择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兴趣喜好,进行因材施教,才能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30-31
[2]许平.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四项原则[J].江苏教育报.2014(4):55-59
[3]霍力岩.活动区材料应该具有探究性和引导性[J].幼儿教育.2014(1):101-104
[4]沈晓燕.幼儿造型实践的指导[J].广西教育.2014(2):69-72
[5]李想.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中国幼教网.2014(6):45-49
幼儿园区域材料投放策略研究(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