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产业的发展得益于LED发明,1907年,亨利·约瑟夫·罗德在碳化硅(SiC)里觉察到通电发光现象。1955年,美国无线电公司的鲁宾•布朗石泰发现了砷化镓(GaAs)及其他半导体合金的红外放射作用。通用电气公司的尼克•何伦亚克首次创造了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当时LED发光效率极低,多数运用在仪器上作为指示。
1993年,日本日亚化学的中村修二,基于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和铟氮化镓(InGaN),研发出具有商业应用价值的蓝光LED。同时蓝光LED激发磷基荧光粉,也产生白光LED,发光效率大约是20lm/W。这是LED用于照明的里程碑,预示着新光源将引领照明产业革命。
2003年9月,科锐公司(Cree)展示了其当时市场上最亮的白光LED,发光效率达65lm/W。2005年又展示了1W大功率白光LED实验版,通电350mA发光效率达70lm/W。这一技术成功突破,标志着LED照明时代来临。
为了响应低能耗,推广绿色环保的照明,很多国家制定了淘汰白炽灯,推广LED照明的计划,开始陆续淘汰传统照明。2013年4月11日, PHILIPS发布了替代白炽灯的LED暖白光灯泡,光效近200lm/W。
LED照明产业发展历程,实质是跟随LED发光效率提升,和LED光源成本递减的进程,可简单划分为装饰照明、局部照明、泛光照明不断演进的三个阶段。LED照明产业的市场动态还随着接受度的变化,照明风格由传统替代向个性实用、休闲智能转变。
3、LED照明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欧盟、澳大利亚、中国台湾、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作出了禁止或限制使用和销售传统白炽灯的规定。白炽灯的淘汰,对我国以出口节能灯和LED灯为主业的企业而言,无疑是极大的市场利好。
在全球能源紧张、环保压力逐年加大的形势下,LED灯最有希望取代白炽灯,成为未来主流照明产品。我国LED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买器件、买芯片、买外延片之路,目前已实现自主生产外延片和芯片,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各国采购LED产品的主要地,LED出口在世界市场中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大。随着全球LED推广范围的不断扩大,我国LED灯出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据行业研究中心最新撰写的《中国LED照明行业进出口调研报告》显示,虽然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形势严峻,但2012年和2013年我国LED照明产品出口形势向好。2012年我国LED照明产品出口总额为83.62亿美元,2013年我国LED照明产品出口总额为123.83亿美元,同比增长48.08%。行业研究中心预计2014年和2015年中国LED照明产品出口仍将延续2013年的上升势头。
造成我国LED照明产品近年出口连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国内市场发展目前相对来说并不十分成熟;二是从全球范围来看,很多国家都在加紧立法,鼓励使用节能型光源。同时,由于LED行业发展不仅对照明和半导体产业具有战略带动作用,而且还会引发家电、汽车、手机等一系列终端消费品的技术变革,因此全世界政府均不断加大扶持力度。
尽管中国LED照明产品出口总额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但就目前我国的LED出口状况来看,还存在不少隐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出口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一直以来,我国LED在产品封装上占优势,但在产品研发及芯片制造等方面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利;二是国外认证繁多、门槛较高。出口LED需要通过CE、UL、VDE、FCC、SASO等认证,针对不同市场,所需要通过的认证也不尽相同;三是出口产品质量不稳定。不少企业在开拓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的中东、南美、东盟市场时,一味满足客户低价要求,降低了出口灯具的整体质量。此外,同行业之间竞争加剧,导致竞相压价,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4、照明行业趋势
①、 更新节奏加快
LED照明产品取代传统照明和技术革新的节奏加快,使消费类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企业短期内是否能盈利增加了业务风险,这就需要准确的评估和加快上市节奏,以最大的领先优势和最强的市场推广,赢得市场先机。
经济发达国家的政策支持和LED光源成本递减,势必引发LED照明市场的需求爆发。根据麦肯锡咨询的预测,全球照明市场2011年交易额为950亿美元(见图1),预计到2020年增长到1300亿美元,其中份额最大的是通用照明,2011年交易额达710亿美元,预测通用照明市场将以3~6%的复合增速直到2020年。
图1全球照明产品市场规模趋势
图2 LED照明不同应用的渗透率趋势
图3 通用照明市场规模测算
据麦肯锡咨询的数据,2011 年LED在通用照明的渗透率为12%左右,2016年渗透率将达43%,2020年渗透率为64%(见图2),可以算出,在2011年LED通用照明市场的规模为约85亿美元,到2016年该数字就达400 亿美元(2000多亿元人民币)左右,2020年更将是690亿美元左右的超大市场(见图3)。目前LED照明装置在通用照明市场渗透率还较低,LED在通用照明市场还拥有巨大的成长空间,未来3-4年将是LED在照明市场渗透率上升最快的黄金发展期。
②、上下游整合
LED照明的历史机遇,照明行业巨头纷纷吞并上下游掌握核心技术的优秀企业,从芯片、荧光粉到高端应用照明设计机构,形成资源掠夺式上下整合,给专业化后起之秀企业发展构成强大威胁。
随着LED企业数量不断增多,拥有资本优势的企业通过设立分公司(子公司)、兼并收购、战略联盟三种方式实现产业垂直一体化。
对于上游芯片企业来说,自身具备较高的技术壁垒,通过资本优势,可快速向下游渗透。上游芯片厂商,更多的通过收购、自建公司的方式实现向封装、应用环节的扩张。
对于中游封装企业来说,技术壁垒较低,一般比较容易向下游灯具企业扩展。LED产业早期,台湾封装厂商通过兼并入股的方式切入到上游芯片环节。当前环境下,这种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越来越困难,有资本的企业通常是通过自建的方式实现向上游渗透。
对于下游应用企业,在“微笑曲线”的两端,享受高利润率,一般不向低利润的封装环节扩展,更多的是通过“战略联盟”向高利润率的“芯片”环节扩展。
(三)赛尔富电子内部环境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3/7/7
关于赛尔富电子有限公司的营销策划思考(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