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环境 不利条件-威胁 对策或态度 有利条件-机会 对策或态度
1、现行电力体制割断了发电厂与电网原来的天然联系,电源项目和电价的审批权在政府手中,责权分离;
2、国网公司组织结构不合理,过度作为;
3、海州公司缺少自主权:只是分公司;
4、行业多重属性不为社会理解、缺电招致的不满;
5、打破一切垄断的社会呼声导致电力改革步骤不协调、不确定;
6、国网公司、省公司、地方政府等提出的要求形式各异,缺乏连贯性,随意性大;
7、经理层均由省公司任命:不利于人才涌现、违反首长负责制原则。 1、改革要符合行业规律,要满足责权一致的管理原理;
2、组织结构扁平化,实行战略管理;
3、加强与上级沟通,争取支持;
4、5、加强与社会沟通,加深相互理解,实现共赢;
6、不为形式左右,抓住问题的本质,建立企业目标体系。
7、面对现实,加强经理层沟通学习,统一思想,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1、海州市经济发展迅速,04年GDP增长率15%;
2、 售电量增长率15.8%;
3、原国家电力公司建立的“国际一流标准”和国网公司建立的同业对标平台,便于了解行业发展方向及其规律。 1、便于吸引各地人才;
2、充分利用发展的机遇期,争取上级资金投入;
3、可以作为建立企业目标体系的基础。
内部环境 企业优势 对策或态度 企业劣势 对策或态度
1、除55岁以上员工外均高中以上学历,其中大专及以上职工比例为37%;
2、近年开展的很多管理活动虽流于形式,但也使员工对于管理新名词耳熟能详;
3、领导班子平均年龄45岁,工作经验丰富;
4、国家基础行业,资金比较充足。 1、员工文化素质较高,便于提高或转岗;
2、推行现代管理有一定基础;
3、年富力强正当年;
4、这是一般企业所无法相比的。 1、管理层知识结构不合理:仅4名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未重用;无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
2、管理层的管理知识缺乏系统性;
3、只招收大专院校毕业生,线路工等工种青黄不接,人工成本过高;
4、内部实行任命制:不利于人才涌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5、主要领导与习惯势力斗争的决心待加强。
6、社会通用工种待遇过高,地方就业分担不足。
7、职工职业病增加,过劳,亚健康人员比例增加 1、2、招收适量的企业管理、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培养发挥现有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作用;
3、改变单一的进人途径,根据需求招人;
4、中层及以下员工实行竞聘制;
5、战胜自我,不为表面现象所左右。
6、社会化服务外包。
7、执行劳动法,保证双休日;安排工间操。
接下来对关键因素作进一步分析:
(一)宏观因素分析。
1997年1月16日,国家电力公司正式成立;1998年3月,电力工业部撤销;而上电源项目和电价的审批权,一直在政府有关部门手中,形成了责权分离的局面。1998年政府有关部门被电力暂时充裕的假象所迷惑,作出了“三年不上火电”的决定,也不理会电力企业的呼吁。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