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温故而知新。补习旧知识不仅要使知识系统化,还要对所学的知识有新的认识、提高,包括适当的拓宽和延伸,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第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补习旧知识不仅要突出知识的综合性,更要通过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练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补习和复习旧知识中实现从“学会”到“会学”。
2.及时复习所补习的旧知识
由于原来的基础比较差,学生对于刚学过的知识,很可能一下子吸收不了。心理学上的遗忘规律也表明,刚学的知识一开始遗忘得比较快,过了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渐减慢。所以帮助学生补习旧知识时,教师要注意这个规律,让后进生及时复习旧知识。
每天补习完旧知识后,教师要让后进生多复习当天所补习的内容,在复习之后再去做一些相关的作业。也可要求学生在每晚睡觉之前想一想自己今天都学了什么,将这些知识在头脑里显现一遍。
3.采用多种方式来补习旧知识
长时间用同一种方式来补习旧知识,这样的效果可能不好,尤其对于那些年龄比较小的学生。那么,教师在帮助基础差的学生补习旧知识时就要考虑到这个问题,应该不断地变换教学方式来提高补习旧知识的效果。例如,在补习语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朗读、背诵、默写、造句、写作文等不同的方式。在补习数学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看书、记公式、做练习题等方式来促进学习。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习题题型上的变化。
总而言之,面对那些原来基础就不好的后进生,教师应该多花点功夫,特别是要对他们有针对性地补习旧知识,以便进一步巩固学习的基础,增强后进生学习的信心,逐渐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六)疏导和化解后进生的群体行为
教师在化解非正式小群体的过程中,应当实施疏而导之的策略,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1.鼓励为主,批评为辅。要善于发现和肯定他们的优点,甚至不惜用”放大镜“去找他们的优点,对其有益的言行应及时表扬、鼓励。该批评的,还要进行批评,但应注意批评的方式:不讽刺挖苦,不伤其自尊心,要留有余地,给予悔过自新的机会。
2.满足其正当的心理需求。针对他们渴望表现自我的心理需求,平时不妨多开展一些班队活动,多举行一些主题班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以发挥他们各种能力,并趁机渗透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鼓励他们多为班集体着想。班主任平时还应多接近后进生,及时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多与他们沟通、交流,教育、引导他们理解父母,尊重老师。
3.加强“纪律、友谊、义气”及三者之间关系的教育。非正式小群体中的后进生,很有默契,讲朋友之间的“义气”。他们常常片面地把帮助朋友做事视为友谊,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不讲原则,不顾纪律,不知道已经帮了倒忙,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因此,应重视和针对后进生的这一心理,对其进行正确的“纪律、友谊、义气”及三者之间关系的教育。
4.做好核心人物的工作。这类非正式小群体的核心人物在小群体中“威信”较高,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有时候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有些学生对老师说的话不一定听,却愿意听非正式小群体的核心人物的话,因此,做好核心人物的工作对做好这类小群体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对待这样的“核心”学生,老师应当克服自己的成见,在关心的基础上,加以尊重和信任,对班级有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事情的处理,可多征求他们的意见,必要时可请他们担任班干部,通过他们来了解后进生的思想和行为,帮助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要在关心爱护的基础上,更加严格要求,从而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使其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七)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作为班主任应该积极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1、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7/9/9
小学阶段后进生的教育策略初探(七)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