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帮助后进生克服自卑心理,重在正面鼓励,贵在持之以恒。切忌对后进生冷落、嘲讽、不负责任的放弃和格外严厉的惩罚。这样不仅不利于后进生克服自卑心理,还会压抑他们原有的积极性,妨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要能够引导他们正确地评价自己,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评判能力,以利于他们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
(四)实行心理干预,让后进生提高自控力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后进生易怒、易暴,情绪波动极大,常常因为一点小事便大动干戈,缺乏自制力。这样的行为不但对后进生自身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还会影响老师正常的教学秩序。
自控力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一个有自控力的人永远都知道自己必须做什么。如果缺乏自控力,就无法很好地约束自我,控制自己的行为。缺少自控力的后进生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容易受外界的干扰,因而他们的精力很少能够集中到学习上,这一点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往往很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缺少自控力的后进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对他们自身的情感、欲望、情绪,施加正确的控制,疏导郁积的情绪,提高后进生的自制力,帮助后进生提高学习成绩。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下面的几种方法教导后进生增强理智,学会克制自己的怒气:
1.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有些后进生因为过度的心理压力变得脾气暴躁。教师要及时洞察后进生的心理变化,了解后进生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及时进行疏导。
2.家校联手进行干预
家长教育方式不当,往往会事与愿违,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常与家长联系,帮助他们采用正确恰当的教育方式。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父母的教育态度、方法要尽量统一,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活动和学习生活,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及与同伴交往的情况,切忌过度宠爱孩子以及采用打骂等不正确的教育方式。
3.增强理智感
教师要教导后进生增强理智,在遇事时多进行思考,多为别人考虑,多想想冲动的后果,从而认真对待,慎重处理。一旦发觉自己想要冲动时,要及时克制,加强自制力。
4.教会后进生一些克制暴躁脾气的好方法
教师应该指导后进生,当发觉自己的情绪激动时,为了避免立即与人发生冲突,要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其他的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把思想感情转移,使紧张的情绪松弛下来。
5.体谅他人感受
我们要教会后进生时时想着别人,处处体谅别人,即使自己心中不快,也不要迁怒于人,更不要把自己的不愉快强加给别人。让后进生换位思考,去体谅别人的感受。
教师还可以让后进生在家里墙上和课桌上贴上“息怒”、“制怒”一类的警言,时刻提醒自己要冷静,也可以让后进生用一个小本子专门记载每一次发脾气的原因和经过,通过记录和回忆,在心理上进行分析梳理,从而进行自省,减少以后迁怒发作的次数。
总之,后进生脾气暴躁是多种因素长时间累积的结果,所以纠正后进生的这种不良习惯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一定要有耐心,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在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引导、矫正治疗。
(五)不断补习旧知识,夯实学生的基础
小学后进生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部分是因为一、二年级的基础就比较差,后进生由于原来的基础比较差,在以后的学习中都有这样的感受:自己努力去学了,可是却得不到较满意的结果,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中找不到成功感,学习动机缺失,对学习没有兴趣。
这种现象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基础差导致了旧知识和新知识的脱节,跟不上新知识的学习进度。学生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要在补习旧知识上下功夫了。
1.明确补习旧知识的任务
补习旧知识也就是对前一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通过查漏补缺来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的目的就是温故而知新,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能力。
第一,查漏补缺。补习旧知识要以整个教学要求为目标,对基础差的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了解,针对薄弱环节补习,使学生的基础知识逐渐得到巩固,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促进知识的系统化。补习旧知识还应根据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和学生的薄弱环节,引导学生按照一定标准对已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这能够很好地贯通各种知识点的联系,使后进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6/9/9
小学阶段后进生的教育策略初探(六)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